檢修彈簧管式一般壓力表注意事項
彈簧管式一般壓力表的工作原理是 彈簧管在壓力和真空作用下,產生彈性 變形引起管端位移。其位移通過機械傳 動機構進行放大,傳遞給指示裝置,再由 指針在刻有法定計量單位的分度盤上指 出被測壓力或真空量值。
彈簧管式一般壓力表主要用于液 體、氣體與蒸汽壓力和真空的測量。通過 掌握壓力參數(shù),為操作人員監(jiān)視、控制和 調節(jié)生產提供可靠的依據(jù),同時了解生 產過程中物料變化狀態(tài),控制生產工藝 參數(shù),從而保證了產品質量。因此,壓力 表指示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(yè)的生產 安全和產品質量。
開始檢定前,首先,要檢查被檢表的 指針是否在零位,指針軸應位于刻度盤 孔中心,當輕敲表殼指針位置不變的情 況下,再往校驗器上安裝被檢表。其次, 工作介質為液體時,要檢查標準表與被 檢表兩個表的指針軸高度是否相等,以 免由于液位不同造成指示誤差。這兩點 是進行檢定工作前必須要注意到的。
在壓力表檢修中,由于機芯是主要 工作對象,是壓力表出現(xiàn)故障、產生誤差 的根源,所以,只有了解其工作原理,才 能順利解決出現(xiàn)的故障。機芯有中心齒 輪、扇形齒輪、游絲、示值調節(jié)螺釘及連 桿組成。機芯將彈簧管自由端的直線位 移變?yōu)榻俏灰?,使彈簧管的微小位移?/span> 放大,從而使指針獲得與所測壓力成比 例的較大轉角,以保證壓力表有足夠的 讀數(shù)精度,獲得最后的指數(shù)。
在檢定過程中,通過示值變化的規(guī) 律能夠準確判斷故障。如果被檢表中出 現(xiàn)刻線度前、后指針快慢不同時,說明是 非線性誤差。因為連桿移動角度的大小 與指針在刻度盤上偏轉角度的大小成正 比關系,應改變連桿與扇形齒夾角。如果 指針在前半部分走得太快,在后半部分 走得慢,調小連桿與扇形齒之間的夾角; 反之,就調大連桿與扇形齒之間的夾角。 其中,改變連桿與扇形齒之間夾角的方 法分為轉動機芯和移動自由端指針。如 果前后快慢幅度大,則是以轉動機芯為 主,前后幅度小或是僅在上限處超過允 許誤差,就改變自由端的位置。在待示值 基本調至全快或全慢時,示值誤差就變 成了線性誤差,通過移動示值調節(jié)螺釘 調整。前后采用兩者交替調整的辦法,比 較奏效。
在檢定過程中還會出現(xiàn)其它一些常 見故障:
(1)指針偏離零點,且示值的誤差遠 超過允許誤差值,有幾個原因:①彈簧管 產生永久變形。這與負荷沖擊過大有關。 方法為取下指針重新安裝,并調校;必要 時更換彈簧管。②固定傳動機構或傳動 件的緊固螺釘松動。方法為擰緊螺釘。③ 扇形齒輪與齒輪軸的初始咬合過少,在 振動或顛震的影響下引起脫牙,從而改 變了游絲原來的力矩大小。方法為適當 改變初始咬合位置,即咬合輪齒適當?shù)?增多。④扇形齒輪與齒輪軸的初始咬合 過多,且因受瞬時的沖擊壓力而超過測 量上限引起脫牙所致。方法為適當改變 初始咬合位置,即咬合齒輪適當減少。⑤ 機座上的孔道不暢通,有阻塞現(xiàn)象。方法 為加以清洗或疏通。
(2)指針的指示端處于零位限止釘 之后。指針指示端與其表盤之間的距離 過大,或因指針本身的剛性較差以致在 振動或顛震的影響下從原來的位置上跳 出。可將指針指示端適當?shù)靥崞鹪侔灿?/span> 限止釘之前,將其向下按撳,以適當減少 間距。
(3)跳針現(xiàn)象。①扇形齒輪的齒牙可 能有銹蝕、磨損、污物。方法為用汽油或 酒精清洗,去掉積污。②指針軸彎曲,使 指針靠緊于表盤或表蒙。方法為把軸矯 直,使指針于表盤平面間距合適。③扇形 齒輪傾斜。方法為矯正齒輪平面。④被測 介質壓力波動大。方法為關小閥門開關。
(4)指針不回零。①游絲盤不緊。方 法為增大游絲轉矩。②中心軸上沒有裝 游絲。方法為裝上游絲。③指針靠在表盤 上或玻璃表蒙上。方法為重裝指針在適 當位置,既不靠玻璃表蒙也不靠表盤。
(5)壓力表無指示。①彈簧管裂開。 方法為更換彈簧管或報廢。②中心齒輪 和扇形齒輪齒牙磨損過多,以致無法咬 合。方法為更換兩齒輪。